最近频频接获令人沮丧的信息。
先是一则中国新闻,报道母亲送孩子去考试,路上发生车祸,母亲伤重送院,亲友让孩子继续到考场,而不是陪同母亲到医院;另一个是本地家长发出的询问:如何让一个沉迷于网上枪械装置游戏的孩子专心准备会考。尽管众所皆知孩子沉迷枪械装置游戏的问题不能等闲视之,但没想到家长更关注的竟然是会考。
我感到万分郁闷,因为不解这两起事件中的大人,到底要传达什么价值观给他们的孩子。考试比亲情重要?会考比枪械装置游戏可能带来的祸害更重要?受重伤的母亲在医院最后是生是死,孩子可以全然不知,因为没有人陪伴在他的母亲身边。报道中的孩子并不是个小孩,即便身旁大人坚持要求他继续应考,难道他本人就没有判断情况轻重缓急的能力吗?或许不是他没有能力,而是他已被灌输了考试重于一切的观念。
孩子从家长对事物的取舍态度中,意识到他和周遭的人与事的关系,也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。家长生活在竞争剧烈的社会里,对于优异考试成绩可带来待遇优渥工作,进而改变社会阶层或享受荣华富贵,已经深信不疑。日常生活中可见,有小至五岁的幼儿从幼儿园回来,晚上不是得上各种名目的补习班,就是得做家长买来的辅助作业。当孩童说我很累时,家长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。为了让孩子将来能进入名校,家长可以付出所有时间、精力和金钱。同孩子的沟通也围绕着课业,没有多少时间培养亲子关系及谈论感受。在家长眼中,何者更具价值已经非常明显。
对人的关爱,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,它是后天的培育所致。今日的家长,今后必须得依赖较少的年轻人维持生活。孩子如果从小没有同家长建立起亲密关系,家长将来被舍弃也是一种必然。即便国家已为许多人的老年安排了衣食住行、医药保健等良策,但是对于心灵上的无助、失落、空虚、伤感,再好的政府也无法填补。
行文至此,相信不少家长会抗议这种一面倒的数落。诚然,如果没有那么严峻的竞争,没有以成绩评断一个人的优劣,有哪个家长会不愿意多花些时间享受天伦?家长都会引用自己在竞争环境下的成长经历和“惨痛”的社会经验,进而合理化自己或许有些无可奈何的决定。
要改变考试重于一切的观念,涉及家长、学校和政府。教育部曾苦口婆心规劝家长宽心,并提议减少考试,学校却基于家长的要求,在减少了考试的同时增加了测验。家长的理由是担心孩子缺少考试训练,在面对未来的会考时,不能适应,而影响了成绩。学校也没察觉频繁测验有何不妥,因为教育部的会考制度必须执行,学 校的优秀与否又同会考成绩分不开。
家长、学校和政府就考试课题,始终纠缠不清,无法理出一个头绪。考试这个魔咒,可以让人飞黄腾达,也可以让人心智丧尽。大家都觉得是时候去收拾它,但是破解的切口在哪里?是家长、学校、还是政府?我们已经在原地兜圈兜了许多年了。
或许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正视的程度还不够,诚意也不足,改革的决心更未坚定。但是摆在眼前的考试问题,岂止是新加坡独有?从来自各地的报道中已知整个亚洲正处在一个考试病态中。我们如果再不举国上下齐心去面对它及想出破解方法,那么就只得接受它所催化促成的社会畸形价值观——考试比人命重要。